“大美紫禁城•匠心永传承”宫廷玉器成果展在京召开

  12月17日,“大美紫禁城•匠心永传承”宫廷玉器成果展(北京站)在京召开。收藏天下艺术馆开馆仪式当天同期举行。本次玉器成果展主要展出了以乾隆帝宝玺“八徴耄念之宝”为原型在内的十套宫廷玉器。展会中,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交流,在加大社会参与文物保护与创新上凝聚共识,促进宫廷文物创新与传承社会组织联系上形成机制,实现文物保护与创新的社会参与、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新格局,为观众带来一场宫廷艺术视觉盛宴。

收藏天下艺术馆

  

收藏天下艺术馆揭幕合影

众多嘉宾出席宫廷玉器成果展启动仪式

  作为2017年底收藏天下重大活动,“大美紫禁城•匠心永传承”宫廷玉器成果展”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故宫博物院鉴定专家张淑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印玺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铁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燕京八绝”继承人袁广如等专家大师齐聚一堂,从宫廷文化传承、宫廷玉器、乾隆工雕刻工艺等多方面出发,解析宫廷玉器珍贵之原由。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在发言中表示:宫廷文物藏品数量巨大,品类繁多,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宝库。在文物创作上推陈出新,赋予宫廷玉器现代表达形式,将文物的价值现实化、可视化,让更多人领略宫廷艺术之美,感悟当代工匠精神,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值得大力推广、普及。

  宫廷玉器鉴定专家张淑芬对宫廷玉器给予高度肯定,她现场发言指出:宫廷玉器作品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寓意吉祥,极具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观赏这些宫廷玉器成果的同时,可以获得美的享受,收藏这些宫廷玉器作品可以使人身心愉悦。

  中国玉雕大师精湛技艺展现“匠者之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广如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印玺制作技艺传承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奥运徽宝“中国印”设计制作者,乾隆花园内部装饰陈设玉器修复专家张铁成作为大师代表发言表示,在整个雕刻过程中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古代能工巧匠们的“匠者之心”。他认为,宫廷玉器艺术品不应该只是传承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要秉承他们的精神,借鉴他们的智慧。

  张铁成大师说:对我们这些玉雕工作者来说,能将代表宫廷御制最高等级、一代玉雕艺术精华的‘乾隆工’技艺传承创新、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誉。我们反复观摩原型、查阅史料、不断斟酌和实践,攻克了很多技术上的难点。很高兴能参与其中,为中国宫廷文化、玉文化的继承、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件宫廷玉器艺术品惊艳亮相

  “大美紫禁城•匠心永传承”宫廷玉器成果展亮点纷呈:有采用盖碗型制打造的《乾隆百福百寿对碗》;有蕴含九龙壁元素的《九龙聚宝盆》和《九龙宝鼎》等;“乾隆工”知识普及;从和田玉石到大师雕刻场景无一不透露出宫廷玉器艺术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成果展揭幕环节,以乾隆皇帝为自己八十大寿亲自设计、审定并命宫廷造办处打造的“八徵耄念之宝”为原型创作的《故宫乾隆帝王玉玺》公开亮相。作品采用宫廷元素,使用“乾隆工”还原宫廷玉器艺术神韵,将千古帝王治国思想、行事规范赋予宝玺之上,融入儒家经典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现场礼仪身穿宫廷服饰,与揭幕亮相的中华第一帝王玉玺《八徵耄念之宝》相得益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宫廷艺术之美,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大美紫禁城•匠心永传承”对宫廷玉器的再造,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历史的使命,更是一场时代的接力。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导者和创新者,收藏天下总裁董文星表示:收藏天下将继续主动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为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实现文物保护与创新、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新格局“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名表演艺术家、书法家张铁林现场挥毫笔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袁广如签字合影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成签字合影

  附:宫廷玉器成果展艺术品列举

  《乾隆帝王宝玺》以清乾隆“八徵耄念之宝”为原型创作而成。《八徵耄念之宝》由乾隆皇帝亲自设计、审定并命宫廷造办处打造。在乾隆御用玺印印谱《宝薮》中有明确记载,大量馆藏书画作品上钦盖此玺款式,各大博物院(馆)多次出版著录。交龙钮威严庄重,玺基阴刻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记”,尽显尊贵。

  《九龙聚宝盆》造型大气,盆口形态规整广阔,寓有承接天地福之意,将宫廷的气派、皇室的尊贵悉数呈现,成就皇室艺术大成之作。聚宝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物,具有招财聚气、镇宅守财的作用。

  《九龙宝鼎》以“清乾隆雷纹四足方鼎”为原型打造,“鼎”在古代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为凸显皇家威仪,《九龙宝鼎》用宫廷最高的“九龙”型制作为鼎身纹饰,龙的造型参照“九龙壁”,庄严厚重、造型规整,寓有“四方吉瑞,八方来财”的美好寓意。

  《乾隆百福百寿对碗》清乾隆以“青玉填金百寿盖碗”为参照原型,采用盖碗型制取天地人和之意,寓意兴家旺业、福寿无边,以当代和田玉艺术传递宫廷福寿文化。器形典雅庄重,器身阴刻填金工艺,雕刻百字福和百字寿。

  《福运绵长瓜棱壶》以“清乾隆宜兴窑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为原型,“瓜”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福运绵长瓜棱壶》壶身内外均以瓜棱造型雕刻,工艺难度极高,再现了乾隆盛世的宫廷艺术神韵。

  《金玉良缘龙凤酒壶》通体透亮,壶身造型龙、凤各占一面,壶形及壶身图案构图严谨祥和,做工精致细腻。蛟龙张口旋身,竖身卷尾;凤凰昂首展翅,飒然飞举,淋漓尽致的体现“乾隆工”灵动逼真的境界。

  《凤呈祥瑞》以馆藏玉器珍品“青玉凤”为原型,古语有云“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凤凰是传统文化中吉祥富贵的象征。《凤呈祥瑞》整体造型独特,一凤立于奇石,凤首回望,姿态端庄,线条优美,凤口衔有两颗寿桃,寓意有凤来栖,福寿双至。

  《乾隆生肖宝玺》选取乾隆挚爱宝物“御制十二生肖”为原型创作而成,承乾隆之福寿,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演绎“盛世六合,国泰民安”。《乾隆生肖宝玺》巧妙运用圆雕、浮雕等工艺,再现乾隆工宫廷技艺。

  《乾隆三宝》由“太上皇白玉玺”、“龙凤薄胎玉壶”、“吉祥盘龙玉瓶”组成,由袁广如、袁霖、江春源、王金兰共同设计创意。

  《御制盘龙八宝玉瓶》瓶身浮雕盘龙,龙之造型象征至高无上之皇权,而龙珠则能避水火灾难,故此“龙珠在颌”更有象征吉祥如意、国泰民安之意,深受帝王喜爱,是宫廷艺术品典型御用样式,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吉祥之宝。

  艺术馆局部展示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