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不是瓷器,
所有中国人都应该知道。”
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在第二届艺术品市场价值建设奖”颁奖盛典中获奖感言~
景泰蓝
国礼
皇帝专用
外交明星
★★★★★
古代皇家御用的奢侈品
★北京工艺品四大名旦之一
★“燕京八绝”之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有着“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收藏若无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鼎鼎声名
★ 大国之礼、“外交明星”
故宫皇家御用景泰蓝
它既是国粹,又是国礼
远看高贵典雅,近看精妙绝伦
收藏大咖马未都也多次说到:
“景泰蓝是宫廷艺术品”
01
景泰蓝竟是舶来品?
也许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们的国宝景泰蓝也是“舶来品”。元代历史上,蒙古人一直打到欧洲,不仅带回来了工匠,也带回来了欧洲发达的手工艺。
景泰蓝的“祖先” 珐琅
公元13世纪拜占庭珐琅圣骨匣吊坠,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由于蒙古是游牧民族,他们日夜驰骋疆场,特别喜爱代表天空的鲜艳蓝色,于是将这种颜色融入了该门工艺。这对当时崇尚正红、正黄颜色的中华民族来说是非常新鲜的。 明朝景泰年间,这门技艺的兴盛程度达到顶峰,其蓝色呈现得也更加艳丽夺目,“景泰蓝”这个名字因此得来。
02
皇家专属
样样都用景泰蓝!
在景泰蓝达到鼎盛的景泰年间,景泰蓝的头号粉丝当属景泰皇帝了,他对于景泰蓝的色彩极为着迷,因此当那如同宝石般艳丽的蓝色研制成功时,皇宫中随处可见其身影。种类之多无不尽有。
《小金缸-吉祥兽》
到了清朝,景泰蓝也依旧占领着帝王的芳心,皇帝更是在养心殿开辟了一个御用景泰蓝制作工厂——“造办处”。小到帐钩,大到床榻、建筑装饰,在故宫珍宝馆乾隆花园内,承德外八庙小布达拉宫内的大殿都有陈设,极致奢华金光灿烂。
《茶叶罐》
03
你绝想不到
是她拯救了景泰蓝!
之后的清朝走向了皇权的灭亡之路,皇家的御用之物也饱经雪雨风霜的洗礼,景泰蓝的制作体系早已支离破碎,技艺濒临失传。然而这一切,却因一代才女林徽因而改变了。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与景泰蓝的初次邂逅是在一个旧古玩地摊上,摊主不无惋惜的告诉林徽因这家老字号也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景泰蓝热后濒临关张了。林徽因不忍这门工艺就此绝迹,经过与梁思成的再三商量,决定在当时的清华营建系成立了美术组,抢救濒于灭绝的景泰蓝。
米振雄 景泰蓝《秋菊瓶》 作品
米振雄 景泰蓝《富春瓶-金鱼》作品
04
走进工匠的工作间
见证景泰蓝的诞生
景泰蓝的制作工序大致分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7道,小的流程共有108道。而每一道小流程,又分为很多个细节。
1 、工序之首制胎
景泰蓝制作的第一步便是胎型,这一步工艺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整套作品最终的美观性。
2、铜丝白描 掐丝
把扁铜丝按照图纸的花纹
用镊子掰成一段段弧形
然后用白芨糊
一点点粘在做好的铜胎上
浓墨重彩点蓝 烧蓝
点蓝,是把各种颜料点涂在器物上。
烧蓝,炉内温度高达600度,极易灼伤。
4、初露端倪磨光
在磨光的过程中,第一道工序用金刚砂石把产品表面高出花丝部分的釉料磨平,使花丝显露出来,行话也叫“刺活”。
随后,用黄石磨去釉料上的火亮、黑丝,再用椴木炭蘸水横、竖再磨,知道产品发出均匀的亮光,这叫“磨光”。
最后产品还要用布面轮抛光,整个景泰也显现出一个接近完整样子,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
5、结晶生华镀金
镀金不仅是景泰蓝生产工艺中最后一道工序,同时也最为关键。作用在于能有效的防止工艺品的氧化,使之更耐久、美观。
镀金是对工艺一种艺术的生华,在古代它是皇权的象征,在现代它更是收藏的标志。
情感的核心是传递,文化的核心是传承。如今,景泰蓝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和长久不衰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