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秘色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中国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一带)中心窑场位于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
宋、明、清迄今,学者们为“秘色”一词的确切含义聚讼不已。据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记载:“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较为主流的说法将“秘色”一词解释为“入供的品类,目前对秘色的界定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我们仍然认为,秘色瓷不单是当时成品中挑选的佼佼者,她制作的每一个过程都经过了精挑细选,最终使用瓷质匣钵,并以釉封护,才能将千峰翠色呈现给我们。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纹饰
秘色瓷烧造决定于瓷土、釉色和温度。秘色瓷釉中相当部分的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就呈现为较纯净的青色;反之,还原气氛弱,釉中相当部分的铁仍保持氧化状态,釉色就表现为青中泛黄的色调。
秘色瓷是越窑中的最优质的瓷器,其烧造工艺有三个步骤:
1.瓷土:采用专门粉碎、淘洗、腐化、捏练工艺流程,从而达到较高的“玻璃化程度”;
2.釉色:釉料提纯,除去釉料中的杂质,并改良施釉方法,通体施釉,施釉后采取支钉架器的方法;
3.匣钵:秘色瓷烧造不是把瓷器接触炉火的,而是将秘色瓷瓷胎装入瓷质匣钵装烧,一器一匣,并以釉水来密封匣与盖之间的缝隙。
4.通过对炉温的控制,才会出现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