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民间最简单直白的祈福纳福行为是对福字的书写、张贴和悬挂。每逢年节,富足之家都会挂出百福图、千福屏、万福帐等,以求福气满门。一般人家也会请笔墨先生给写几张大红的福字贴在门上或挂在墙上。在古代,作为臣子,如果能得到当朝帝王御笔赏赐的福字,可以说是天降祥瑞。
民间剪纸百福图
这一传统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并且有了很多全新的演绎。从2015年开始,每年春节前夕,中国人民银行都会发行贺岁纪念币,因币面最核心的位置有一个大大的福字,其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福字币”。福字币发行至今已有7年,每年币面图案都在变化,不变的则是大写的福字和人们求福纳福的企盼。
2015—2018年贺岁银币
可以说,历年的贺岁纪念币都是围绕福字来设计的。前4枚贺岁银币(2015—2018年)选用的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福字。清代以来,皇家有一项“元旦开笔”的传统。在除夕之夜,交岁之时,皇帝要在养心殿东暖阁的御案之上,用金瓯永固杯饮屠苏酒,再用饱蘸朱砂的“万年枝”竹管紫毫笔写下一句对江山、对天下的祝福吉语,以祈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接着,皇帝又要用斗笔写下一些榜书福字赏赐臣下。
选用乾隆手书的福字,其中包蕴诸多美好寓意。首先是以“康乾盛世”的时代背景,为现世寄寓一份美好的祝愿;其次是乾隆帝的文治武功,为其书法奠定了开阔宏大的气魄——他一生平准格尔、定回部、打金川、降安南……自诩为“十全老人”;最后就是其耄耋之年的高寿和儒雅深厚的传统文化修为,为其书法增加了深沉和祥瑞。
乾隆皇帝手书“福田花雨”
客观地说,乾隆的书法虽然算不得历代帝王书法中的翘楚,但其端庄大气的榜书常为人所称赞。贺岁纪念币连续4年都选取乾隆的御笔福字,其美好寓意一目了然。
2019年的贺岁银币选取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柳体福字,出自《玄秘塔碑》。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柳公权的楷书初学王羲之,后学欧阳询、颜真卿,融各家之长,自创柳体,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他的字瘦硬匀衡,点画爽利,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是今人学书的入门首选。
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
在2019年的贺岁银币中选取柳体福字,可谓匠心独运,体现了百姓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喜爱之情。
2019年贺岁银币
2020年的贺岁银币选取了楷书四大家之一的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行楷福字。赵孟頫是元代艺坛领袖、文脉正宗。他的书法篆籀分隶楷草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赵孟頫的书法直接晋人,对南宋笔法大坏的颓势书风进行了托古改制式的扭转,影响至今。除了书法,赵孟頫更是丹青巨擘,山水、人物、花鸟、鞍马、竹石无一不精,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无可争议的艺苑大师。早在元代,赵孟頫的书法就是一字千金,登门求字者摩肩接踵,谁若能求得赵孟頫的一个榜书福字,那真是喜从天降,家门生辉。
集字版赵孟頫行书《龟虽寿》
2020年的贺岁银币选择赵书福字作为古典园林中的花窗装饰,展现出富足祥和之家的文雅与清平,也从一个侧面迎合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0年贺岁银币
2021年贺岁金银纪念币(新增了1克金币),则选取了北魏“龙门二十品”中《孙秋生造像记》的魏楷福字。《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位于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刻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五月,孟广达撰文,萧显庆书丹。《孙秋生造像记》作为当时流行的字体,书风沉着劲重。康有为曾评价道:“结体之密,用笔之厚,最其显著。而其笔画意势舒长,虽极小字严整之中,无不纵笔势之宕。”
《孙秋生造像记》石碑
《孙秋生造像记》碑刻拓片
2021年贺岁金银纪念币中的福字选自碑文中“现世眷属,万福云归”这句充满了吉祥与祈盼的话语,凝聚了浓浓的祝福。币面上粗犷刚劲的书法与背景中白雪皑皑中的东北乡村相搭配,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东北人那火热豪迈的性情,可谓相得益彰。
2021年贺岁银币
值得一提的是,福字币发行至今,在币面文字的选择上采用了一种寻根溯源的态度:从清代帝王到“楷书四大家”,从唐楷上溯至魏碑,大有一探书法之福字流变衍化的意味,这也使得这一系列的贺岁币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书法币。
新年伊始,无论是送出还是收到一枚笔力绝佳的福字币,不仅可以传递福气,更可以陶冶性情、感悟文化。让满满的福气,合着浓浓的年味儿、浓郁的文化气息,伴随我们一起步入下一个崭新的春天!